今天讲劳动工资制度问题。现在我国人民和党的主要任务,就是尽快地发展生产力,尽可能高速度地发展工农业生产。过渡时期国内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,是两个阶级、两条道路的矛盾。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,我国的社会经济的性质,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。农业合作化、手工业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已完成,已经是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经济了。目前社会主义内部的基本矛盾,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,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。这两个矛盾既表现为社会阶级矛盾,也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。劳动人民内部的矛盾,更多地反映在生产关系上,领导与被领导的矛盾,也就是上层建筑与基础的矛盾。厂长与工人的关系,可以说是生产关系。劳动工资福利问题也是属于生产关系的问题。劳动工资福利制度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,它反映着生产关系。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情况,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,否则就会束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矛盾的统一,究竟哪一个适应哪一个,那要生产关系让步,生产力是不让步的。要叫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,不能叫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;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,不适应就要改,否则就会冲破。
现在工业企业的生产关系,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?
应该说是适应的。社会主义所有制已经确立了,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。但生产关系不仅是所有制,还有生产过程中生产者与生产者的互相的关系,生产组织、劳动组织的关系,如计划协作、平衡、厂长负责制等等,都是生产关系,还有分配和交换。工资、奖励、福利属于分配。还有积累中的利润、税收、价格也属于生产关系。目前所有制已经基本解决了,所有制方面的问题,要做的已不多了,但在劳动组织、工资、福利、奖励、税收、利润、价格等方面,还没有完全解决,还有很多缺陷,需要加以调整。有什么缺陷呢?
第一,在劳动工资与劳动组织等方面,我们沿袭了不少旧的规章制度。许多官僚资本主义企业,都是原封不动地接收过来。很多旧的规章制度也沿袭下来,如年终双薪仍照官僚资本一样办。税收虽取消了苛捐杂税,但一接收下来,仍按过去制度执行。物品价格改了一些,也是比照原有价格,并不是我们所理想的。在劳动组织中,很多旧的规章制度,如厂长、工程师的工作,工头指挥工人,我们照样办,改了很多,没有改好。还有很多旧的,这些旧的不完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,这是一条缺陷。
第二,我们搬了一些不适合中国情况的外国规章制度。
新建厂矿虽然没有资本家,不是接收旧的,但也搬了一些旧的,同时也搬了一些外国的,有教条主义,不能适应中国生产力的发展。有些是搬对了的,有些不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,这些也要改,不然也会阻碍生产的发展。
第三,某些规章制度定得不合理或原来是合理的,但现在情况起了变化,需要进一步改。如劳动保险条例,规定八年以上工龄请病假照发工资,这样一年只作三天工,仍拿一年的工资。落后的工人钻了我们的空子。这些都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。现在为了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,要提高群众觉悟与积极性。应当改变不合理的规章制度,建立一些新的合理的规章制度,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。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问题。如果不进一步改善,就会阻碍工业的发展。
从解放以来,我们在劳动工资制度方面,已在几个问题上相当程度地陷于被动。
(1)我们从旧工厂、国民党的官僚资本、合营工厂接收了很多的工人、职员,或从社会上招收进来,不论是机关、工厂、商店,只要进来了,不管有无工作,就不能辞退,又不能让他转作别的工作。作车工的只能作车工,作钳工的只能作钳工,也不能叫他暂时回去,没有事只好让他打扑克、吃饭,还要骂娘,这不是被动?
(2)学徒毕业后,必须分配工作;没有工作,分配别的工作也不行,也是打扑克、骂娘。现在已有些改变,但改变不大。
(3)大学毕业生、中技毕业生,也只能分配他们所学的工作,学什么就必须派什么工作,无工作也不能作其他工作。
(4)临时工招进来后,过一个时期,不管生产上有无需要,就要求转为正式工人。
(5)某些工资福利规定过高,只要提上去了,就难于改变。要往高处提可以,如洗澡、理发、手纸,夏天喝汽水、吃西瓜,有的还要发雪花膏。有的县以下工厂的工资福利,比国营工厂还要高一些。最近这些方面有些改进,不论洗澡、理发都增收了钱。有些厂矿过去有分散主义,未经批准,就自己增加上来。现在有些不合理的,要采取措施取消,但不能降低多数人的收入水平。现在是生产大跃进,降低是不利的。是否可以想些办法补救,如改善伙食、办好托儿所等。不要使多数工人不高兴,不高兴对生产是不利的。
估计全国机关、工矿、商店工薪人员有二千四百万人。
有人说多了七百万,有人说多了四百万。单是商业就多了四百万,工业多了四百万,共八百万,如每人每月平均工资六十元,每月就是四亿八千万元,一年就多拿五十七亿六千万元。我们的行政费才二十一亿。多一百万人,就吃掉了好多个工厂,这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。
中央和各省的劳动部门,对劳动的管理方法有缺点。
虽然工作很辛苦,但没有作好,特别是劳动调配工作。要知道调配的是人不是钢材,调配不好,就要叫喊。有的把纱厂工人调到煤矿,还不让他回来,回来原工厂又不要。
所以说劳动调配工作缺乏群众路线与政治思想工作,应该在调配中,作政治工作,要安排好。如安排不好,是否可以考虑调回去。劳动调配不要在全国到处调配,应以地方调配为主。还有劳动调配与工资管理不统一,几个地方管,各自为政,分割了势必增加工资。因此,提议劳动部门今后应作为一个口,直接归党委领导。因为这个工作牵涉到各方面,劳动部门的政治领导要由省委领导。调配要经过政治动员,先派代表去看一看,回来报告。这样愿意去的就去,不愿意去的就不去。劳动部门作的是人的工作,要学会作群众工作,作政治工作,要充分作好政治工作。让他们自己下决心去不去。试一试把你们劳动部门的人也随便调配一次,看你们是否受得了。
解放初期,我们对职工采取包下来的政策是对的,现在对一切人采取统筹安排也是必要的正确的。对地主、资本家我们还安排,当然,对工人也要安排。但安排的范围要更宽一些,更广泛一些。不能太窄,要有灵活性,要有回旋的余地。上山下乡也是一种安排。如果有的只能安排作局长,作副局长就不干,这是不对的。作局长、副局长和作普通工作以及上山下乡都是安排。对工人也应该这样。
如有的只能在城里当售货员,下乡就不行;把工人招进来,就不能辞退;当了局长,就不能当副局长;当了营业员就不能下乡,这种办法只有中国才有,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办法。在苏联,招进来可以辞退。我们招了不能辞退,免得影响社会秩序这是对的,但只包不能退,就会陷于被动。
当然,苏联和东欧国家和我国不同,他们劳动力少,特别是煤矿与建筑工人辞退后,容易找到工作。我国劳动力多,情况不同。应该说,劳动力多也好办,不是不好办,基本条件是好的。各行各业不是没有人。因此有几个问题,请同志们考虑:在工厂有多余工人的时候,招收的工人没有工作可作时,是否可以暂时辞退?需要的时候再来。是否可将多余的工人不辞退,而暂调作其他工作?是否可以暂时回家种地?或者派他们去上山下乡?需要时再请他们回来。如果工人只能作这样工作,可是这样工作的人多了,没有工作作,他们又拒绝作别的工作,又不能辞退,这样势必陷于被动。目前我们不是反对浪费吗?这种状态是很大的浪费。
多四百万人,每年支出几十亿。我们反浪费反出几十万、几百万,而劳动力的浪费是一笔大帐,一年几十亿没有人考虑。
现在我们不准备大批地辞退工人,这样作没有好处。
但目前没有工作,是否暂时可以作别的工作,照发工资,或暂时下乡劳动。目前没有工作,也不辞退,暂时作别的工作,这是有道理可讲的。可以在工人中展开辨论。不要把机关、工厂多余的人员没有事放在那里,可以让这些人去作临时工人。要充分作好群众工作,不要单纯作调配工作。至于谁去谁留,是个大问题,是否可以轮流去。除了特殊有技术的以外,大家都可以轮流的去。要是工人问你们去不去?厂长、党委书记、工会主席去不去?要答应去,不能说不去。事实上一千人有二百人去,必须有厂长或常委书记带着去。现在被动的事情,可以争取主动。特别现在机关干部与工厂干部下放后,已经有些主动,可以说服工人。对现有工人的问题,可以初步争取一些主动,实行以上办法,至少打破工人中“养老院”、“铁饭碗”的观点。一定要告诉工人,多学几样手艺。现在青年工人只能作一项工作,是否能多学几样手艺,会作工又会种地。只要能耕地,我们一切都活动了。只会一门,将来国家和自己都为难。
我的意见在县以下新建的工厂,趁早实行新办法,以后新建的大工厂,是否也可以实行新的办法。是否可以搞一套新办法,让老厂实行老办法,新厂实行新办法。和井泉、大章[90]同志谈过,建议把四川省作为典型试验,拟定一套新办法,以后新建工厂实行新办法,撇开旧办法,完全根据实际情况办事,不管旧的条例,按照新办法招收工人,愿意来的就来。实行这样的新办法,当然有很多复杂问题,在全国一下实行还有困难,但可在四川试行。
我找煤炭部徐达本副部长谈过一次,向他提出:煤矿不要招收附近的农民作固定工人,只招收他们作临时工人,学习三个月,临时工的工资可以高一些,但不实行劳保条例。需要十个临时工,我们训练三十个。可以讲清楚,需要时请你们来,不需要时就回去,或者三十个人轮流作工,这实际是相对固定的临时工,也是长期分班轮换的熟练工人。这些人完全是附近的农民。有人提出,这样作农业社可能不同意。这可以和农业社讲清楚,订合同,这样对工矿、国家、农业社都有好处。这就是劳动后备力量。要使工农合一,不要使农民完全离开农村。矿山的劳动后备力量,大约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就够了。这样不脱离农村的劳动后备力量,工厂要的时候,到工厂作工,不需要时可以回农村种地,很机动。煤矿可以这样作,其他工厂也可以这样作。你们雅安农代工的办法就很好,农忙时,工厂工人可以回去支援农业。山西叫长期合同工,可以不叫临时工。煤矿可以这作作,其他工厂、基本建设队也可以这样作。
工厂的安排不要太集中了。工厂如何使用农村的劳动力,是个很大的问题。陶鲁笳[91]同志提出在产棉区的乡镇办小纱厂,我同意他的办法。纱厂女工到四十岁就不能作细纱厂,工厂可以在附近吸收临时工,事先签订合同,不实行劳保条例,不脱离农村劳动,年纪大了,可以让他们回去,允许他们的女儿来代替他们作工,不给退休费。
也可以采取每年放两个月的假,或者放农忙假,不给工资的办法。
所有工厂设备的能力,都不是全部发挥的。我们国家储备物资的办法,不一定全部是储存东西,只要我们储备一定的生产能量,即储备一定机器、原料、劳动力等,在必要时,加工突击出来,这实际上就是物资储备。
现在不要随便招收工人,可以到农村招收年轻的、有文化的、思想好的,调皮捣蛋的不要,可以像挑女婿那样挑些好工人。在六亿人口中,挑选几百万人是可以作到的,除了老工人、技术工人可以固定,其余限制在几个主要地区招收工人。在招收工人时,合同上要写清楚,学好手艺,有工作就作,没有工作可以暂时回家,或担任其他工作,有工作时,优在录用他们。
究竟办大厂优越,还是办小厂优越,各有各的优越性。
办小厂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基建投资和行政管理费用等,能更适合于多快好剩职业病问题。很多工厂都有职业病,现在的克服办法是加强劳动保护,要完全避免是不可的。但对严重危害健康的工作,是否可以考虑规定一定的年限,到了年限,调作别的工作。调作别的工作以后,工资可能会降低一些,但这样不会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。还有慢性病,一病就病几年。在招收工人时也可以在合同上签订处理办法。在签订合同时要加上政治条件,如规定:在工厂工作要爱护工厂财产,把工厂当成自己的家和把工厂工作当作自己工作来作。
工厂不要太集中。工人应该联系农村,不能脱离农村。
参加农业社的,应该给社交公积金。特别是县以下的工厂,农民可以学手艺,工人可以学会种地,不要把工人与农民分得太清楚,要使工人接近农民,使城市接近农村,要使农民无产阶级化。要又是工人,又是农民,这对将来消灭城乡界限、工农界限是有好处的。目前把工厂办得分散,很多工人是农民的子女,没有事可以放假,让他们回农村生产。季节性的生产也可以停产。不要使工人脱离农业社,要使工厂、农业合作社、工人三方面正确建立关系。又是工人,又是社员,作到互相协作,互助互利。至于家在城市的工人,又不是农业社员,他们回家又不能生产,要另想一些办法。照现在的规定,停工期间工资发百分之七十五,但在城市没有事可作,可考虑下乡,作些临时工。
关于工人工资究竟多高?怎样才算合理?现在这样是否合理?再低一些或再高一点是否更合理?请你们多考虑一下。怎样才能促进生产,才能发挥群众的积极性,作到多快好剩大概工人的工资水平一般比多数农民高一些才合理。至于技术工人的工资,需要更高一些,但是不是要比多数农民高得多,才算合理,这样恐怕理由不充分,有人说:多给点工资,生产就好,少给点工资,生产就不好。
也不一定。至于新建工厂的工资没有老厂高,工人不干。
是否有这样的问题,也不一定。总之,我们要节省一些,工厂要在工作忙时增加工人,工作少时可以减少,要有回旋余地。工资定得合理、恰当一些,就对国家、工人、农民都有好处。常常是工人工资越高,工作反而不积极了。
如有的煤矿七八级工人每月挣二百多元,比矿长还高,那么多的钱,满可以生活了,又何必多干呢?不一定工资高了,工人的积极性就高。当然,我们必须关心工人的生活,关心工人的思想状态。关心工人不一定就是增加工资,把工资调整得更合理,使工农关系更好,这不仅是关心工人的生活,而且是关心工人的政治地位。根本不管是错误的,要关心工人,但不要片面,既要关心工人生活,又要关心国家积累。工资水平要经常变动,今后工人工资终究是要逐步提高的,不是永久不变的。因此,要求四川在新办工厂中,创造性地工作,创造一套新办法,使之有利于生产,工人高兴,农民满意。这套新办法,既有民主,又能集中;既有统一意志,又有个人心情舒畅、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。
要实行新办法,除技术工人外,一般不要从外省调工人,一般的工人应从本盛本地解决。从外省招收工人,也有好处,免得闹地方主义,但困难也相当多,如广东的工人调四川每天要洗澡。
今天,我只大体上讲一讲,要你们去创造一套办法,是否可行,要先作典型示范。拟定几条原则报中央、国务院批准,取得合法后再普遍搞。你们这样作,可以自由,可以创造。这样是否会犯错误?是否会陷于被动?也可能犯错误,也可能陷于被动。如果犯了错误,我和你们共同负责。我想不一定会犯错误,不一定有危险性,是按四川省生产力的发展情况,实事求是地去建立崭新的一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,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。没有旧的因袭,没有教条主义。今后全国也可能要实行。目前老厂可以按老办法,但在一个厂里不要实行两种办法。老厂是否要实行新办法,将来再决定。